新闻中心
-
青岛亚雷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 防雷基础知识2019-05-21
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雷电感应: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雷击电磁脉冲:作为干扰源的直接雷击和附近雷击所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磁辐射干扰。
-
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项防雷项目获奖2016-01-15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还有:刘奇葆、许其亮、赵乐际、栗战书、杨晶、陈竺、万钢。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共约3300人出席大会。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7项;授予7名外籍科技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防雷安全管理规范》等25项行业标准发布2015-12-30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防雷安全管理规范》《翻斗式自动雨量站》等25项气象行业标准。这些气象行业标准自2016年4月1日起实施。 《防雷安全管理规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从防雷安全管理原则、基本要求、具体措施以及雷电灾害应急处置等方面对防雷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在防雷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中,将防雷安全风险措施分为非工程性防雷措施和工程性防雷措施,对进一步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保障防雷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灾害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管理、作业装备管理、空域安全使用等工作进行了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地面人影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包括《翻斗式自动雨量站》《防雷安全管理规范》《国家基准气候站选址技术要求》等共计25部,截至目前,气象领域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59项(其中强制性标准4项)、地方标准320多项、行业标准304项。
-
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意见2015-12-30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强化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职能,改革创新防雷减灾行政管理、业务服务和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深化防雷减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放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科技创新,提高雷电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全面提升防雷减灾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防雷防护安全关注十二大监控防雷知识衍生阅读2013-12-25
1、雷电过电压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直接雷电——又称直击雷二是:雷电感应——又称感应雷2、接闪器的作用:接闪器是用来接受直击雷电的金属体,它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3、避雷针的功用:避雷针的作用实际上是起引雷的作用,它是用来防护直击雷的。4、避雷器的使用类型及功用:一般常用的避雷器有阀式、排气式(管型)、氧化锌等。避雷器是用来防护雷电过电压沿线路侵入变配电室或其它建筑物内以免危及被保护物的绝缘。现在在配电室外经常使用的是氧化锌避雷器,室内经常使用的一般是阀式避雷器。